项目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资讯 >> 给力中国行

给力中国行·第二季第二场|11月12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齐聚云鹿学院帮您“力,内外兼修”

发布时间:2023-02-14 17:04    浏览量:


图片1.png


在日常服务中,负责药品绿色通道的一线服务人员爱力-小彩经常会遇到病友们询问用药问题:

“我吃他克莫司一年了,可以减量吗?”

“美卓乐甲泼尼龙片可以换成国产的吗?”

“我总是眼泪多、鼻涕多、口水多......到底是怎么回事,和吃药有关系吗?”

为了帮助病友获得更加全面、专业的解答,继上一场上海站首秀后,此次“给力中国行”第二季第二场北京爱力重症肌无力罕见病关爱中心(简称“爱力关爱中心”)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诸位专家来与病友们同聚,开展《力,内外兼修》主题分享,剖析疾病内核,参与话题讨论。

本场活动由爱力关爱中心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联合主办,烟台爱力罕见病公益中心承办,再鼎医药(上海)有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为更广泛开展重症肌无力疾病宣传,帮助重症肌无力患者掌握疾病诊疗知识、进行疾病管理、促进患者交流,引导各地优质医疗资源介入疾病诊疗,爱力关爱中心自2020年起便开始发起“给力中国行”全国联动公益巡讲。在“给力中国行”第一季的8场线上直播活动中,爱力关爱中心邀请到国内多名神经内科专家,共数万人参与直播。在患者群体内获得强烈反响,大家都收获满满。“给力中国行”第二季将与全国21家医院合作,开展21场线上直播,继续为促进重症肌无力患者对疾病认知、加强地域性医患交流而努力。

第二季第二场直播活动,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高枫医生、郝洪军医生主持,刘冉医生、俞萌医生、郑艺明医生、金海强医生分享病友们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检查与病情监测

-重症肌无力药物治疗-您应该知道的一些事

-携手同行——患者治疗经验分享

在这里,不但可以听到重症肌无力研究领域专家的主题分享,还可以在讨论区与来自五湖四海的病友畅谈,除此之外,本次直播仍设有医患互动答疑、抽奖等环节。为更好地分享诊疗经验、解答病友的疑惑、改善病友在患病后的迷茫、悲观和负面情绪,本次答疑环节由40分钟增加至60分钟。并邀请到临床经验丰富、权威专家袁云主任医师、赵桂萍主任医师、张巍主任医师单独负责答疑。知识和物质的双丰收正在直播间等你,想想就让人兴奋,赶快报名参与吧!

参与方式:

直播平台:爱力云鹿学院

时间:2022年11月12日日上午8:00-12:00


爱心医生简介(以流程为序)


爱心医生

孙永安


孙永安.pn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神经内科党支部书记。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BNA)神经疾病预防与脑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BNA认知障碍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BNA神经康复分会委员常委,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神经分子影像学组常委,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变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血管认知障碍分会委员。参加过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药物研究及多部医学作品的书写;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包括J NEUROSCIENCE、STROKE等杂志在内的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论著30余篇。


爱心医生

王朝霞


王朝霞.pn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兼秘书,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主要研究神经肌肉病、神经遗传代谢病、帕金森病。已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先后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导毕业研究生20余名。


爱心医生

高枫


高枫.pn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硕导;

专业方向神经免疫及感染性疾病。目前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感染和脑脊液细胞学组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委员、中国神经内科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感染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编委。


爱心医生

郝洪军


郝洪军.pn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技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从事神经免疫性相关疾病的实验检验诊断工作。《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经病学杂志》、《临床检验杂志》特约审稿专家、《Frontiers in Neurology》《Frontiers in Immunology》同行评审专家及《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通讯编委。北京神经内科学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诊断技术分会常务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免疫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参加国家多项研究计划、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主要完成者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 30余篇),参编专著3部。现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京宣武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单位均有科研合作课题。



爱心医生

刘冉


刘冉.pn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完成住院医师及住院总医师培训。2007年任职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任主治医师。2015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16年-2017年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神经外科实验室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脑出血铁超载的影像学定量分析、铁超载所致神经元继发损伤的机制及炎性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于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并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获2017年国际脑出血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院级课题2项。参加了多项多发性硬化药物的国际多中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多发性硬化临床药物研究经验。目前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超声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脑小血管病专委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委员。


爱心医生

俞萌


俞萌.png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肌肉与遗传专业分会常委。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SCI文章,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研究课题。曾获“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住院医师”等荣誉。


爱心医生

郑艺明


郑艺明.jp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200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师从我国著名神经肌肉病专家袁云教授。2015年博士毕业留院工作。目前主要从事肌炎、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骨骼肌影像学以及脑脊液流式细胞学检测等相关工作。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基金等。担任Springer Nature旗下SCI杂志《BMC Neurology》编委。以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在Rheumatology等杂志发表十余篇SCI文章。


爱心医生

金海强


金海强.pn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博士;

北京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和神经免疫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基金、北京市科委专项基金等多项基金研究,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多篇。


爱心医生

袁云


袁云.pn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罕见病中心主任兼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内科教学组长;亚洲大洋洲肌肉病中心理事;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顾问;中华神经科杂志等国内多本核心期刊的编辑委员。主要临床工作领域为神经病学的教学工作以及神经系统罕见病研究。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或参编18部神经内科专著。多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国际重大合作课题、国家十二五课题和十三五课题的资助。多次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领域为神经系统罕见病。



爱心医生

赵桂萍


赵桂萍.jp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神经病学,尤其是头晕眩晕及平衡障碍。目前为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协作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眩晕研究会理事。


爱心医生

张巍


张巍.pn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病理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病理学组、神经肌病学组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周围神经和肌肉病、遗传性小血管病及神经系统罕见病的病理和遗传。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参加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内容涉及法布里病、线粒体病、CADASIL、肌营养不良和脑小血管病等多个方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介.png



坐落于北京皇城腹地、中南海北侧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始创于1915年,是国内最早创办临床学科的国立医院之一,在国内率先开设了小儿科、泌尿外科、肾脏病专业、总合医院心血管病房,为我国现代医学、尤其是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

历经数十年风雨历程、无数医学先贤的前赴后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经成长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设有35个临床科室、16个医科技室、6个研究所;共有64个病房,开放床位1600多张,年门急诊量270万人次,年出院人数2.7万人,年开展患者手术近3万例,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共12个,近三十年来累计培养本科生3500余人,硕博人才共3300余人,在开展医疗工作的同时还在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除此之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科研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从1987年至2013年累计获得国家级、部(市)级、校级奖励360项。从1982年至2013年累计发表论文20054篇,获批课题1539项,获批经费近6亿元。


神经内科及MG团队简介


神经内科及MG团队简介.png



早在1954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便以前瞻的眼光将神经内科设为独立科室,并有幸聘请孙文俊教授为首任科室主任,同时建立了神经病理学实验室,为医院神经内科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时间内,科室在以孙文俊、高素荣、陈清堂、黄一宁等为代表的前后七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在内的多个建设项目,神经病理、神经免疫、脑血管、神经生化等多个隶属神经内科的专项实验室落成。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砥砺前行与不懈努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终于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截至目前,神经内科共拥有医技护人员100多名,床位90多张,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建设有包括脑血管病专业、癫痫中心、神经肌肉病与遗传专业、神经免疫学专业、神经心理专业在内的十个专业组构成, 依托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研究单位,在脑血管病、癫痫、神经肌病、线粒体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等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并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建成了包括神经分子生物学、神经遗传和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实验室在内的国内先进实验科室;参与包括国家科技部十三五、卫计生委部、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重大课题攻关;先后获得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神经肌肉并医师培训基地认证。

参与本次直播的高枫、刘冉、郝洪军等爱心医生均来自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神经免疫学专业组,该小组对治疗包括重症肌无力在内的神经免性疾病具有丰富的理论及临床经验,能够开展包括等点聚焦免疫电泳免疫固定法测定神经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对于重症肌无力疾病分型治疗与健康管理具有独到研究。


致谢爱心企业

图片2.png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558441
手机:17753580015
邮箱:ailimg@ailimg.org
  • 爱力家人小程序

  • 重症肌无力患者App

Copyright © 2022 北京爱力重症肌无力罕见病关爱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0408号-2